第31章李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李斯

 

卖陶器的老匠人一边捏着陶胚一边抬头:“今日又要讲谁?”

“听说是李斯大人。”旁边织席的妇人接话,“就是前几日被陛下贬官的那位...”

“老祖宗诸位久等!“林羲展开竹简,声音清朗,“今日我们不谈罪过,只论才能——说说这位助秦一统的千古一相,李斯!”

正在田间劳作的汉文帝首起腰来:“哦?就是写《谏逐客书》的那个李斯?”

长安未央宫里,汉武帝将奏章推到一边:“都停下,听听这秦相有何能耐。”

天幕首先浮现出楚国上蔡的粮仓。年轻的李斯盯着仓中老鼠若有所思。

“看到没有?”林羲的竹简点在老鼠身上,“这就是李斯著名的‘仓鼠哲学’——环境决定命运。所以他毕生追求两件事:择良主而事,造大势而居!”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闻言抬头:“玄龄,朕记得你也推崇过李斯的《谏逐客书》?”

房玄龄拱手:“确实。其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见识深远。”

画面转到兰陵学宫。荀子正在授课,李斯突然起身辩论:“夫子,当今诸侯争霸,非霸道不能定天下!”

“注意看!”林羲突然放大李斯袖中露出的竹简一角,“他早把《商君书》吃透了。”

宋太祖赵匡胤在汴京皇宫点头:“此人确有真才实学。”

“可惜用错了地方。”赵普小声补充。

天幕展示李斯的重大成就:

朝堂上力谏《谏逐客书》,竹简上的字迹力透纸背;

沙盘前规划郡县制,将六国疆域重新划分;

灯下制定“书同文”标准,小篆在他笔下流畅优美...

明成祖朱棣对身旁的解缙道:“你看这小篆,比你现在写的奏章漂亮。”

解缙苦笑:“陛下,臣用的是楷书...”

最令人惊叹的是天幕展示的李斯司法改革。

他站在咸阳宫前,面对数百名官吏训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背后的竹简堆成小山。

康熙帝在乾清宫微微颔首:“这倒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

雍正盯着天幕若有所思:“可惜后来...”

画面突然转到李斯晚年。

他在狱中借着微弱的光写《罪己书》,字迹依然工整有力。

“看到没?”林羲叹息,“即便将死,他的书法还是这么漂亮。这人的才华就像...”

“就像朕的太阿剑。”嬴政突然出声,惊得群臣一颤,“锋芒毕露,却易折断。”

李斯此刻正跪在阶下,闻言浑身发抖。

天幕最后展示李斯的《仓颉篇》竹简在太学传抄的场景。童子们临摹的字迹稚嫩却认真。

“所以啊,”林羲总结道,“评价李斯得分开看——治国之才堪称千古一相,处世之道却...”

汉高祖刘邦在未央宫拍案:“说到底还是德行有亏!”

“不然。”朱元璋在南京摇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天幕渐渐消散时,嬴政对扶苏道:“明日开始,你每日抽一个时辰,跟李斯学小篆。”

扶苏惊讶抬头:“父皇?”

“他的字,”嬴政着手中的竹简,“确实写得好。”

李斯重重叩首,额头在青石板上磕出血痕。

茶肆里,老秦人咂舌:“陛下这是...”

“你不懂。”原楚国的文吏轻声道,“这叫‘不以人废言’。”

远处宫墙上,赵高腐烂的头颅在风中轻轻摇晃。

注:

?李斯的仓鼠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人和老鼠一样,有没有出息,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这一哲学源自李斯年轻时在管理仓库时观察到的现象:厕所里的老鼠生活在污秽的环境中,而粮仓中的老鼠则生活富足。李斯由此感悟到,人的成就和地位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即“平台”或“环境”的重要性?

?李斯的思想主张可概括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八个字?,这一主张集中体现了其法家思想的核心,强调法律教育和官吏示范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http://www.wxgxsw.com/book/jdeeid-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