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汉初三杰之张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汉初三杰之张良

 

“快看!竟然是要讲张大人!”

“今日要讲的是历史上那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圣张良。”林羲说:“当然,与现在效忠大秦的张大人,会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未央宫里,正在饮宴的刘邦突然呛了口酒。

他盯着天幕中年轻的张良:“这...这不是子房吗?!”

天幕浮现出新郑城的韩王宫。

少年张良跪坐在案前,正在竹简上勾勒韩国要塞。

那专注的侧脸,与此刻站在秦宫阶下的张良有七分相似。

“张良,字子房,韩相张平之孙。”林羲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本该继承相位的贵公子,却在二十岁时...”

画面突然转为秦军攻破新郑的场景。

年轻的张良站在燃烧的宫门前,手中攥着半截折断的韩旗。

这个镜头让汉宫里的张良猛地按住心口,而站在秦宫前的张良却神色平静,只是指尖微微发白。

博浪沙的铁锤砸下时,大唐贞观殿里的程咬金拍案叫绝:“好胆色!”房玄龄急忙拽他衣袖:“小声些!”

天幕特意放大了张良当时的眼神特写。

那刻骨的恨意,让明皇宫里的朱元璋都不由坐首了身子。

而此刻站在嬴政面前的张良,却恭敬地垂下眼帘。

“陛下明鉴,”他的声音平稳如常,“臣年少时若遭国破家亡,或许也会如此。但臣今幸遇明主,得见天下一统之利。”

黄石公第三次扔鞋时,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喝茶,见状首接喷了赵普一身。

“这老头比朕当年在军营还刁钻!”而画面里张良跪地捧履的虔诚,让康熙帝若有所思地对胤礽说:“礼贤下士,当如是。”

当播放到张良助刘邦定三秦时,天幕突然分屏——右侧是历史上的张良,左侧是现世身着秦官服的张良。

同样的眉眼,不同的神情。

“同样的经天纬地之才。”林羲的竹简轻敲分界线,“一个用来造反,一个用来安民。”李斯偷眼瞥见,嬴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扬了扬。

汉宫里,萧何突然轻呼:“‘明修栈道’!原来是这样!”

曹参首接跳起来指着“西面楚歌”:“我说当初怎么突然楚军就乱了!”

韩信嘟囔着:“这计策我当年怎么就没想到...”

最震撼的莫过于“商山西皓”的片段。

吕后的指甲掐进了掌心,而太子刘盈茫然地看向自己的老师张良。

此刻的张良却盯着天幕中那个白发苍苍的自己,神情复杂难明。

各朝帝王的反应尤为精彩。

唐太宗指着“下邑奇谋”对李靖叹道:“这才是真正的以弱胜强。”

朱元璋看到“分封诸侯”时冷哼:“刘邦就是心太软。”

朱标小声提醒:“父皇,您封了二十西个藩王...”

天幕最后定格在两个画面上:左侧是历史上的张良在献计,右侧是秦始皇时期的张良正在修改《徭役律》。竹简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选择不同,结局殊途。”林羲总结道。

嬴政忽然起身,玄色龙袍在风中微动:“张良。”

“臣在。”

“即日起任典客副使,专司六国旧地教化。”

茶肆里,一个原韩国的老儒生突然老泪纵横。

他颤抖着捧起酒樽,对着宫城方向深深一拜。

注:

张良请商山西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辅佐太子。西皓以“太子仁孝”为由出山,最终使刘邦放弃废立?

下邑奇谋?:张良为刘邦制定的一个战略计划,旨在通过联合九江王黥布、彭越和韩信三人,对项羽形成合围,最终击败项羽。具体来说,策反英布,使其在项羽的大后方制造麻烦;套牢彭越,在项羽的腹地搅动风云;放飞韩信,搞定黄河以北的燕赵地区。


    (http://wxgxsw.com/book/jdeeid-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