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分训吟
春来雪化训徒忙,因材施教各专长。
长子习得兵法妙,幼弟精研猎技强。
爷奶康健添喜乐,山屯兴旺谱新章。
莫道深山无将才,且看璞玉琢成璋。
二月二十,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在炕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周晓白轻轻收起血压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奶奶,您这血压比城里老干部都标准!"
老太太利索地系好衣扣,笑得满脸褶子:"都是丫头你的药膳管用!"说着就要下炕,"今儿个给你们包酸菜馅饺子!"
"您慢点!"周晓白赶紧搀扶,却被奶奶一把推开。
"用不着!"老太太健步如飞地往灶台走,"我这腿脚比王二柱还利索呢!"
院子里传来"咚咚"的劈柴声。透过窗户,只见老爷子抡着斧头,正把一段榆木劈得柴屑飞溅。他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哪还有半点年前那副病恹恹的模样?
曹正军拎着两只野兔进门,正看见这一幕。他心头滚烫,想起前世爷爷临终前枯瘦如柴的手臂,如今竟能抡动斧头了。
"正军回来啦?"老爷子抹了把汗,"兔子挂仓房,皮子留着给你做新靴子。"
周晓白端着药箱出来,阳光给她镀了层金边。曹正军喉结动了动,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给你的。"
油纸里是支骨雕的发簪,用飞龙骨精心磨制,簪头雕成朵小小的冰凌花。周晓白接过来时,两人的指尖在晨光中轻轻相触。
"咳咳!"老爷子突然大声咳嗽,"那啥...我去看看陷阱..."
奶奶也识趣地拎着菜篮往外走:"晓白啊,帮我和面..."
转眼屋里只剩两人。周晓白红着脸摆弄发簪:"三月十八..."
"记得。"曹正军声音有些哑,"我跟赵屯长借了匹马。"
正说着,院门"咣当"一声被撞开。刘卫东风风火火闯进来:"师父!套着狐狸了!"一见这场面,立刻转身,"我啥也没看见!"
早饭时,曹正军宣布了新的训练计划:"卫国跟我学战术,卫东和二柱学追踪。"
刘卫国立刻挺首腰板,军人的本能让他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刘卫东却嘴:"师父,我也想学那个..."
"先把套子下明白!"曹正军一筷子敲在他手上,"昨天谁设的套把自家狗腿缠住了?"
王二柱"噗嗤"笑出声,被刘卫东在桌下狠踹一脚。
饭后,曹正军带着刘卫国来到后山一处陡坡。这里怪石嶙峋,地形复杂,正是理想的战术训练场。
"看好了。"曹正军取下背上那杆五六半,"三十秒内,我要你找出五个最佳狙击位。"
刘卫国双眼放光,立刻进入状态。他猫腰在石缝间穿梭,时而蹲下模拟射击姿势,时而侧耳倾听风声。两分半钟后,他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报告!东南角岩缝、西北侧树洞..."
"太慢。"曹正军摇头,"敌人早跑了。"
接下来的训练严苛到近乎残酷。潜伏行进、无声击杀、陷阱布设...每一项都要求分秒不差。刘卫国摔得浑身是伤,却越练越兴奋。
"师父!"他突然问,"这些...是不是侦察兵的..."
曹正军眯起眼:"知道太多死得快。"
与此同时,刘卫东和王二柱正在学习追踪术。王二柱天生是块猎人的料,闻闻脚印就能说出猎物的大小和去向。刘卫东虽然笨拙,却再也不敢抱怨,趴在地上研究狐狸屎的样子活像个老学究。
中午休息时,周晓白来送饭。见刘卫国满手是血,她赶紧取出药箱:"怎么弄的?"
"潜伏时被石头刮的。"刘卫国满不在乎地啃着窝头,"小伤!"
曹正军接过周晓白递来的水壶,两人的手在壶绳上轻轻一碰。刘卫东眼尖,刚要起哄,被哥哥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下午的训练更加专业化。曹正军教刘卫国制作简易炸药,用硝铵和锯末演示爆破技巧。刘卫东和王二柱则学习怎么用草药掩盖人的气味,以及如何通过鸟鸣判断危险。
"记住,"曹正军把硝铵包好,"猎人最厉害的不是枪法,是脑子。"
回屯路上,夕阳把雪地染成橘红色。刘卫国突然问:"师父,你为啥单独教我这些?"
曹正军望着远处的山峦:"你是个好兵。"
就这一句话,让刘卫国红了眼眶。他正色道:"师父,我永远是你徒弟。"
晚饭时,奶奶端上热气腾腾的酸菜饺子。老爷子破天荒地开了坛人参酒,给每人都倒了一小盅。
"正军啊,"老爷子抿了口酒,"开春我想把东厢房..."
"爹!"奶奶突然打断,"晓白还在这呢!"
周晓白正给曹正军夹饺子,闻言手一抖,饺子掉在桌上。刘卫东刚要笑,被哥哥在桌下狠踩一脚。
夜深了,曹正军独自在仓房保养猎具。周晓白悄悄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双新做的布鞋:"试试..."
鞋底纳得密密实实,鞋帮上还绣着暗纹。曹正军刚接过,就听窗外"噗通"一声——是刘卫东那小子偷听摔了个跟头。
"小兔崽子!"曹正军作势要追,却被周晓白拉住衣角。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两人的剪影渐渐靠近,最终融为一处。远处山梁上,独耳狼的嚎叫声穿透夜空,像是在为这温馨的时刻作注。而更远处的县城里,武装部的领导们正纳闷:刘卫国那小子请假半个月,怎么连他弟也不见了?
(http://wxgxsw.com/book/je0ghg-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