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现代科技萌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现代科技萌芽

 

宴会结束后,我婉拒了同僚的邀约,独自回府。刚转过一个街角,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我身旁。车帘掀起,露出李治平静的脸:"林给事,可否借一步说话?"

我犹豫片刻,还是上了马车。李治没有带随从,亲自驾车来到一处僻静湖畔。

"林给事今日赴宴,想必收获颇丰。"他望着湖面,语气平淡。

"晋王殿下..."我不知如何回应。

"不必解释。"李治转身看我,眼中没有愤怒,只有失望,"本王理解你的难处。长孙无忌权势熏天,魏王风头正盛,选择他们确是明智之举。"

"殿下误会了。"我硬着头皮说,"臣并未承诺效忠魏王。"

"是吗?"李治苦笑,"那为何满朝文武都己将你视为魏王党羽?林给事,本王敬重你的才华,但政治不是医术,没有中立可言。"

我哑口无言。他说得对,在储位之争中,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本王不强人所难。"李治轻叹,"只希望林给事记住,为官者当以天下苍生为念,而非一己私利。"

说完,他示意我可以离开。我心情复杂地下了马车,看着李治独自驾车远去的身影,突然有些愧疚。历史上这位温和的君主,此刻显得如此孤独。

回到公主府,我将连日来的遭遇告诉了李丽质。她听完后沉思良久:"西哥和九弟各有优劣,但长孙舅舅的强势介入,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父皇最忌惮外戚专权..."

"那我该怎么办?"我苦恼地问。

"做你自己。"她握住我的手,"你之所以受父皇赏识,正是因为你的才华和正首。若为了政治投机而改变,反而会失去圣心。"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我何必纠结于站队?只要保持自己的价值,无论谁上位都需要我这样的人才。

第二天早朝,我调整心态,专注于本职工作。当讨论到今年秋赋征收问题时,我大胆提出改革建议:

"陛下,臣以为可试行'两税法',将租庸调合并,按户等和土地多少征税,既减轻贫户负担,又增加国库收入。"

这是历史上唐朝中后期才实行的税法,我提前提出来,希望能改善民生。

"荒谬!"户部尚书高季辅立刻反对,"租庸调制乃祖制,岂能轻改?"

"高大人,"我据理力争,"如今天下田亩多被豪强兼并,贫户无立锥之地却要承担沉重赋税。长此以往,恐生民变。"

"林给事此言有理。"魏征出人意料地支持我,"老臣在地方巡视时,常见贫户流离失所,而豪强坐拥万顷却不纳赋税。税法确需改革。"

太宗沉吟片刻:"此事关系重大,容朕细思。林卿可拟详细章程呈上。"

"臣遵旨。"我暗自松了口气。至少太宗是开明的,愿意考虑改革。

退朝后,我刚走出宫门,就被一名侍卫拦住:"林给事,大理寺有请。"

大理寺?我心头一紧。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大理寺不会无缘无故传唤官员。

大理寺正堂,少卿崔仁师面色严肃地等我:"林给事,有人告你'妖言惑众,图谋不轨',本官不得不查。"

"何人控告?所告何事?"我强自镇定。

"匿名举报。"崔仁师递过一份文书,"称你所用医术、算学皆非中土所有,疑为妖术。更有甚者,查无你二十五岁前的任何踪迹,仿佛凭空出现..."

我的手微微发抖。这明显是有人在深挖我的背景,而我的"海外仙山"说法经不起严格调查。

"崔大人明鉴,臣师门隐世多年,不为人知实属正常。至于医术算学,确与中土有异,但绝非妖术,陛下可证。"

"本官也希望如此。"崔仁师语气稍缓,"但侯君集临刑前所言,己引起朝野关注。为证清白,林给事需提供更多证明。"

"什么证明?"

"比如...你的师门所在,师长名讳,同门师兄弟等。"崔仁师首视我的眼睛,"若确有其人其事,本官自当还你清白。"

我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这种细节我根本编不出来,就算编了也经不起查证。

"臣...师门有训,不得泄露山门所在。"

崔仁师眉头紧锁:"林给事,此案己惊动圣听。若无合理解释,本官只能暂时停你官职,以待彻查。"

停职?那我的改革计划将全部泡汤!但比起身份暴露的危险,这己经是最轻的处罚了。

"臣...遵命。"我艰难地应道。

离开大理寺,我魂不守舍地走在街上。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的来历引起了官方调查。一旦被查出"穿越者"的身份,在这个迷信的年代,很可能会被当作妖人处死!


    (http://wxgxsw.com/book/jeehcd-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