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保安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章 保安队

 

三舅苏承勇看大哥苏伯钧的救灾开荒大计已然成型,还得了父亲首肯,心里那叫一个急,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搓着手,凑到林砚跟前,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嗓门却不自觉提高了:“哎呦,砚哥儿!你大舅那边是拨云见日,前程似锦了!那你三舅我呢?你可得给亲三舅也指条活路!三舅这心里,可还七上八下没着落呢!”他眼巴巴地望着林砚,就差没摇尾巴了。

林砚刚端起温蜜水抿了一口,被三舅这火急火燎的样子逗得差点呛着。

他放下杯子,抬起清亮亮的眼睛,看着自家三舅那副“求指点”的迫切模样,小脸上努力绷着,但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翘了翘。

他不紧不慢地说:“三舅,您别急嘛。您忘了?您手里现成的打井队,那可是大舅这开荒安民大计里顶顶要紧的‘先锋官’!”

他伸出小手指,点了点桌面,条理分明:“您想啊,等大舅那《劝垦章程》的告示一贴出来,满城的人都在观望。大家伙儿最担心啥?就是‘开了荒,没水浇地,白忙活一场!这时候,您就得立个‘定心丸’!挑几个灾情最重、流民扎堆、人心最不稳的地方,带着您的打井队,哐哐哐,打出几口实实在在、咕嘟冒水的甜水井来!让大伙儿亲眼看见,水,是真有!跟着大舅开荒,是真有活路!这心啊,才能定下来,劲才能往一处使!”

看着三舅若有所思地点头,林砚忽然把小身子往前探了探,声音压得更低,带着点小狐狸般的机灵:“三舅,眼下这节骨眼儿,县衙里的大老爷们正被旱灾烤得焦头烂额,四处找灭火的法子呢。这可是个‘讨价还价’的好机会!”

“讨价还价?”苏承勇一愣,浓眉拧成了疙瘩,“跟县太爷提条件?这能行?”

“怎么不行?”林砚小胸脯一挺,一副“三舅你胆子要大”的表情,“您就正大光明地去!找县长,或者管治安、工矿的主事老爷。话得这么说:为了确保开荒大业顺顺当当,保护好不容易找到的新水源和新开垦的田地不被宵小破坏,同时也为了安置一部分身强力壮、老实本分的流民青壮,免得他们走投无路成了祸害。恳请县府特批,由您苏队长牵头,组建一支‘晋城垦务治安队’,或者叫‘护井保田治安队’也成!名义上嘛,就是维护矿区和新垦区的治安,属于咱地方上的‘民防’力量。”

苏承勇听得眼睛“唰”地亮了,这主意听着就提气!

可兴奋劲儿刚冒头,现实问题立刻浇了盆冷水:“砚哥儿!这主意绝!可…可养队伍不是耍嘴皮子啊!人要吃粮,枪要花钱,饷银更是大头!县府那库房,耗子进去都得哭着出来,指望他们拨钱粮?怕是连个铜子儿都抠不出来!光顶个‘治安队’的空名头,能顶啥用?”他两手一摊,一脸愁苦。

“哎哟我的三舅!”林砚一副“您怎么还没开窍”的小模样,小手一挥,老气横秋,“有了这名头,咱就是‘奉了上谕’办事!县衙不给钱粮?咱自己生法子!您想想,眼下晋城地界儿,最不值钱的是啥?就是那些饿得前胸贴后背、浑身力气没处使的壮丁啊!”

他掰着肉乎乎的手指头,一条条给三舅算账:

“第一招,招兵买马:您就打着这‘垦务治安队’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去新垦区工地、去流民窝棚招人!管饱饭!跟他们说清楚,跟着苏队长干,不光是混口饭吃,等开荒成了,优先分水、分田!以后按月还有饷银拿!这条件,保管那些有力气没活路的汉子,挤破头都要来!”

“第二招,就地取‘财’:大舅开荒,谁最着急用水、最怕新田出事?是那些有地的大户、开矿的东家、做买卖的商号啊!您这治安队是干啥的?就是保他们水井安全、田亩平安的‘护身符’!让他们按田亩大小、用水多少,或者干脆按受益大小,出点‘垦区安防捐’、‘水源看护费’,名正言顺!他们出点小钱,买个安稳太平,值!”

“第三招,先搭架子:队伍草创,不用一步登天。您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先凑点启动的钱粮,把基本的架子撑起来。等队伍拉起来了,能巡田、能护井、能震慑宵小,显出能耐了,还愁以后没大户抢着给咱送‘安家费’?路子宽着呢!”

苏承勇那声“高!实在是高!”和拍大腿的脆响还在花厅里回荡,震得烛火都晃了几晃。

他脸上那副豁然开朗、摩拳擦掌的兴奋劲儿,是藏也藏不住。

上首的苏鸿儒老爷子,一直半阖着眼,捻着胡须,静静听着外孙林砚给三舅“指点江山”。

此刻,他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古井深潭,先是在激动得脸色发红的三儿子脸上停了一瞬,随后便落在了林砚身上。

那眼神里,有探究,有赞许,更有惊叹。

六岁的稚童,竟能把组建一支民团的关窍、钱粮的来路、乃至乱世中“枪杆子”的分量,说得如此透彻明白!

这已非早慧,简直是妖孽。

老爷子没说话,只是端起手边微凉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待到苏承勇那股子兴奋劲稍稍平复,眼巴巴等着父亲示下时,苏鸿儒才放下茶盏,声音不高,却带着一家之主的定鼎之力:

“承勇。”

“爹!”苏承勇立刻挺直了腰板。

“砚儿给你画的这条道,”苏鸿儒语气平缓,却字字千钧,“看得准,也踩得实。是条能走通、能立足的路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厅中诸人,最终又落回苏承勇身上:“既是安身立命、护佑乡梓的正事,家里,自然要撑你。该使的人情,该动的家底,不必畏首畏尾。你大哥在县里行文立章程,是开路先锋;你二哥的铺子,以后少不了给你打制家伙什;你这边,把队伍拉起来,练出样子,护住新开的水源和田亩,就是扎牢了根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事儿,就这么办。”

短短几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却像给苏承勇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定下了家族支持的基调。

苏鸿儒最后看向林砚,眼神温和:“砚儿,很好。”

他终究没多问,只是示意儿子:“承勇,就按砚儿说的,放手去做。家里,是你后盾。”

“是!爹!”苏承勇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只觉得前途从未如此光明!


    (http://wxgxsw.com/book/jiiig0-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