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尚武体育传习所”的牌子下,昼夜不息地回荡着建设的轰鸣。晋兴银行总部的工地,如同一头被唤醒的钢铁巨兽,在三班倒的工人汗水浇灌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蜕变着。
工程的重中之重,无疑是那深埋地下的核心——金库。它率先宣告完工。
巨大的基坑早已被精心浇筑的、混有林家特制高标号水泥(标号500)的厚重钢筋混凝土所填满,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方形堡垒。金库主于堡垒的中心,采用了最先进的理念设计建造:
金库的墙壁和穹顶异常厚重,由多层结构组成:最外层是坚硬的条石砌体,中间是密实夯土和碎石混合层,内层则是浇筑了林家水泥的钢筋网,坚固程度远超寻常建筑。
通向金库的唯一通道,是一扇沉重的、由苏承业的铭盛源铁匠铺精工锻造的合金库门。门轴深嵌在坚固的门框内,需要两把特制的、极其复杂的钥匙配合特定密码才能开启。库门内侧还加装了数道粗如儿臂的钢栓。
在金库最内侧,一面看似与周围墙壁无异的墙体背后,隐藏着真正的秘密。这面墙被巧妙地设计成一个需要特定机关触发的密门。密门本身同样由精钢打造,但表面做了伪装处理。推开这道门,便是一条极短、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通道尽头,便是那扇已被林家矿工们彻底封死、并做了完美伪装的、通往地下盐商密室的原始入口。至此,那个尘封着巨额财富的密室,被永久地、安全地纳入了银行金库的绝对防御体系之内,成为了一个只有极少数核心人物知晓的“库中库”。金库内部空间宽敞,预留了未来存储大量金银和重要文件的位置,墙壁上预留了安装保险柜的凹槽和固定支架的孔洞。
金库的完工,意味着银行最核心、最脆弱的部分已被坚硬的“龟壳”牢牢保护起来,为整个工程奠定了最坚实的安全基础。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工程同样进展神速。
临街的三层主楼框架已经巍然耸立!粗壮的梁柱由林家村特供的上好杉木打造,结构坚固。每一层楼板的模板都已铺设完毕,工人们正忙着将搅拌好的水泥砂浆浇筑进去,并用特制的木夯仔细夯实。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材、湿水泥和汗水的混合气息。
框架之外,是忙碌的内外装修大军:
力工们手脚麻利地在框架外侧砌筑着带有“领航者”火印的厚重林记大青砖。砖缝用特制的灰浆勾抹得横平竖直,异常整齐。一楼的临街面,已经开始预留宽敞的窗户和将来气派大门的位置。
另一队工人正在屋顶铺设同样带有火印的黛色瓦片。瓦片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如同为这座新生的建筑披上了一件庄重的外衣。
内部隔断墙也在同步砌筑。负责内部装修的工匠们,已经开始在未干的水泥地面上铺设耐磨的林记陶砖,或是在墙壁上抹上光滑的石灰膏,为将来的粉刷打底。电线和煤气灯的管道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预埋在墙体和楼板之中。
整个工地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巨大机器。白班工人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夜班工人则在彻夜不熄的汽灯和马灯光芒下继续奋战。敲打砖石的叮当声、搅拌水泥的哗啦声、工人搬运材料的号子声、监工简短的指令声……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充满力量感的建设交响乐。
枯树岭的村民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他们搬运青砖、搅拌砂浆、铺设地面,动作熟练,眼神专注。这份稳定的工作和参与建设一栋宏伟建筑的成就感,让他们脸上充满了生气。林家村的矿工们则在完成金库主体后,一部分转入了地下管网的铺设(排水、通风等),另一部分则加入到了地面建筑的攻坚中,他们的力气和经验在搬运重物和结构加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经数月昼夜不息的奋战,晋兴银行总部终于在晋城最繁华的东大街上拔地而起,傲然矗立。它不再是图纸上的线条,而是一座融合了实用、坚固与威严的实体,无声地宣告着林家在晋城金融领域的雄心与根基。
建筑主体为三层砖混结构,整体轮廓方正沉稳,线条简洁有力,带有鲜明的近代西式建筑风格,体现着银行的现代感与专业性。但细节处却巧妙地融入了中式元素:屋顶覆盖着黛色林记瓦片,飞檐虽不夸张却也微微起翘;窗框和门楣的装饰线条借鉴了传统纹样;外墙全部采用带有沉稳“领航者”船锚火印的林记大青砖砌筑,砖缝细密匀称,透出一种厚重坚实的历史感与可信赖感。这种结合,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扎根于本土,显得格外气派而不突兀。
临街的一层是宽敞明亮的营业大厅。这里设计了几面巨大的,引人注目的,几乎落地的玻璃窗!为营业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通透视野与物理安全保障。气派的黄铜包边大门厚重结实,上方悬挂着鎏金的“晋兴银行”牌匾,字体苍劲有力。
整座建筑最核心、最坚固的部分深埋地下——那便是固若金汤的金库。地上建筑的每一块砖、每一根梁柱,都在无声地拱卫着这个核心。金库本身与那个意外发现的盐商密室,通过一道极其隐蔽的密门相连,共同构成了银行最深层的财富壁垒。通往密室的原始密道入口已被彻底封死伪装,断绝了任何外部觊觎的可能。
一层:宽敞的营业大厅。地面铺设着耐磨的林记陶砖,光洁平整。高大的、镶嵌着“安全玻璃”的窗户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柜台由坚固的大理石砌成,表面打磨光滑,上方安装着同样由苏承业的铭盛源铁匠铺精工打造的细密铁艺栏杆,既保障安全又不显压抑。天花较高,悬挂着新式的煤气灯并预留电灯位置,确保光线充足。
二层:银行业务办公区。设有信贷、汇兑、账房等各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以及会客室。装修相对简洁实用,但材料考究,隔音良好。
三层:银行高层管理区及核心档案室。苏婉贞的总经理办公室位于视野最佳的位置,同样设计安装了那种特制的“安全玻璃”窗户,既保证了采光和视野,又提供了高层级的安全保障。档案室则位于最内侧,防火防盗措施最为严密。
建筑内部楼梯宽阔结实,扶手坚固。所有重要通道和出入口,都有隐蔽的观察孔或预留的警卫位置。通风和排水系统设计完善,确保地库干燥。银行外围,由林大虎亲自训练的那支九人“尖刀小队”以及后续扩编的内卫力量,将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严密巡逻和守卫。
-----------------
厚重的合金库门在复杂的机括转动声中缓缓开启,露出其内更加森严的钢筋水泥内层。
苏婉贞手持一盏特制的、带厚玻璃罩的煤油灯,当先步入这耗费巨资打造的银行核心金库。她身后紧跟着八位身着统一深色长衫、气质精干的账房先生。
这些人目不斜视,步履沉稳,眼神中透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他们并非普通的账房,而是林家银行最核心的班底,每一个都与林砚进行气运合并,是绝对忠诚且无需防备的存在。
金库内部空旷而冰冷,预留的保险柜位置和支架孔洞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规整。
苏婉贞没有丝毫停留,径直走向金库最深处。她的目光精准地落在那面看似毫无异样的内壁上。手指在几块条石缝隙间看似随意地按压了几下,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石块摩擦声,一道伪装得极其巧妙的钢门无声地向内滑开,露出了那条仅容一人的短促通道。
“就是这里了。”苏婉贞的声音在金库特有的回音中显得异常清晰平静,她率先侧身而入。
当八位账房紧随其后,依次挤过通道,踏入那个尘封已久的密室时,饶是他们心志坚定,早有心理准备,也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冲击得呼吸一滞!
冰冷窒息!扑面而来的,是堆积如山的银锭反射出的、几乎要压垮视线的惨白光芒。五百两一锭的硕大元宝,如同被飓风席卷后的废墟,毫无章法地堆叠、塌陷、滚落。它们不是财富的象征,更像一场灾难后凝固的洪流,无声地诉说着主人末路的仓惶。银锭散落满地,甚至滚到了他们脚下,踩上去坚硬而冰冷。
夺目刺眼!目光稍稍偏移,便是那数十个被撬开或倾覆的木箱,以及从中滚落、半埋于银锭尘土中的金砖!巴掌大小的金砖,在银山的映衬下,其沉甸甸的、几乎要流淌出来的金黄光泽,带着一种蛮横的、压倒性的力量,刺得人眼睛生疼。它们随意地躺在那里,像被丢弃的砖块,却又散发着令人无法忽视的、致命的诱惑。
痛心疾首!密室边缘,敞开的锦盒皮箱内,那些温润的羊脂玉璞、流光溢彩的翡翠摆件、光华内敛的夜明珠……本该被珍重收藏的稀世宝玉,此刻却如同杂货般塞挤着,甚至有几件跌落尘埃,蒙垢失色。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一堆卷轴!散开的山水花鸟、被压变形的轴头、撕破的画套、空气中弥漫的陈年霉味……这些承载着千年笔墨精魂的艺术品,脆弱得如同秋蝉薄翼,却在绝望中被弃如敝履。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密室,只有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在巨大的财富废墟上回荡。这哪里是藏宝库?分明是末日降临前,一个灵魂在疯狂与恐惧中挣扎留下的最后痕迹!
苏婉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她的目光瞬间变得如同磐石般坚定而冷静。
“诸位!”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令人窒息的财富气息,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此地之物,皆是我林家银行之根基,更是未来万千储户之托付!今日请诸君来,非为欣赏奇珍,乃是为其正名、建档、纳库!须得如理家宅、校经书般,一丝不苟!”
她目光如电,扫过八位迅速从震撼中恢复、挺直腰背的账房:
“第一队,四人,专责白银!清点数目,分堆计数,登记成册。散落者归拢,摇摇欲坠者小心加固!每一堆,需双人复核签字!”
“第二队,三人,专责黄金及宝玉!黄金按箱清点,无箱者单独造册。宝玉玉器,轻拿轻放!按材质、大小、品相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凡有损伤瑕疵,务必详注!”
“最后一人,随我!专责字画卷轴!”苏婉贞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慎重,“此乃无价之魂,绝不可再损分毫!需寻干燥平整处,逐一小心展开验看,记录作者、题跋、印章、尺寸、品相!凡有霉斑虫蛀、破损撕裂,需详实记录!所有卷轴,验后立刻以新制樟木箱、锦囊、宣纸妥为包裹封存!”
“是!夫人!”八位账房齐声应诺,声音在金库密室中激起短暂的回响,随即被一种肃穆而高效的氛围取代。
苏婉贞亲自走到那堆令人痛心的字画前,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儿般,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幅轴头已有些变形的卷轴。她身边的账房早已铺开特制的软布,备好了笔墨册页和崭新的樟脑丸。
灯光下,苏婉贞纤细却异常稳定的手指,轻轻解开那被岁月和慌乱扯得有些松散的系带。她的动作专注而虔诚,仿佛不是在清点财富,而是在抢救一段即将湮灭的历史精魂。
与此同时,密室里响起了清脆而有节奏的金属碰撞声——那是银锭被小心归拢、计数、堆放的声响。还有金砖被拾起、拂去尘土、按序放入临时铺垫了软布的木箱时发出的沉甸甸的闷响。宝玉被分类、编号、记录的低语声也交织其中。没有人说话,只有必要的指令和确认声,以及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在苏婉贞冷静如指挥官般的调度下,在这八位专业高效的账房手中,这片象征着绝望与混乱的财富废墟,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梳理、规整、赋予秩序。
冰冷的银山被重新堆砌,虽然依旧庞大,却不再有倾颓之危;散落的金砖被郑重收起,黄澄澄的光芒被收敛进特制的箱笼;蒙尘的宝玉被小心擦拭、鉴别、记录其光华;而那最脆弱的字画,则在苏婉贞亲自守护下,开始重见天日,被赋予应有的尊严与保护。
巨大的财富,正在从“盐商仓皇的遗物”,一步步转变为“林家银行金库中秩序井然、记录清晰的储备”。
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无声的力量。灯光下,苏婉贞专注验看画作的侧脸,以及账房们一丝不苟清点记录的身影,构成了这冰冷库藏中最有温度的风景。
每一锭被归位的白银,每一块被登记的金砖,每一幅被妥善包裹的字画,都在宣告着:混乱的时代终将过去,而守护与秩序的力量,正在这片被遗忘的废墟上,悄然生根。
(http://wxgxsw.com/book/jiiig0-1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