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兴银行核心金库(甲字壹号)特别储藏室
物品清点最终册录
民国四年六月十五日
主理:苏婉贞
协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位核心账房签名钤印)
见证:(此处预留林永年、苏伯钧等核心签字位)
密级:绝密
壹、贵金属类:
1.纹银(足色官银,五百两规制元宝):
总锭数:壹万整(10,000锭)
总重量:伍佰万两整(5,000,000两)
成色:经抽样火验,均达九八色以上。
状态:约七成码放稳固(按金库新规堆叠于特制防潮木台);三成原散落者已归整于独立区域,标记“待复验”。无显著缺损、凿痕。
折合现行银元(按0.72两\/元计):约陆佰玖拾肆万肆仟肆佰肆拾肆元整(6,944,444元)
2.赤金(足金砖,巴掌规制,约旧制十两\/块):
总块数:叁仟整(3,000块)
总重量:叁万两整(30,000两)
成色:经试金石比验,均达九九色。
状态:原箱保存(加固)者壹仟捌佰块;散落归箱者玖佰块;独立登记散块叁佰块(均有微尘沾染,已清理)。无显著变形、缺损。
折合现行银元(按1:40金银比价,银元含银量计):约贰佰叁拾叁万叁仟叁佰叁拾叁元整(2,333,333元)
贰、珠宝玉器类:(数量与描述不变,价值仍远超金银)
1.羊脂白玉:璞玉27件;摆件\/器皿39件。(状态同前,有轻微磕碰)
2.翡翠:摆件18件(含顶级龙石种3件);首饰\/佩件4匣。(状态同前,需分装)
3.夜明珠: 9颗(最大如鸡卵)。(状态完好)
4.其他宝石:红蓝宝石、祖母绿原石及戒面1小匣。(待鉴定)
叁、古籍字画类:(数量与状态不变,核心价值所在)
1.卷轴: 134轴。已初步验看79轴:
确认为名家手笔(如疑似李唐、文徵明、王翚等):21轴。
清代及民国名家:39轴。
佚名或待考:19轴。
损伤:普遍霉味尘垢;轴头变形42轴;画套破损27轴;霉斑水渍63轴;局部撕裂9轴(含一幅明绢本重损);粘连折痕普遍。
处理:全部停展!已用无酸宣纸、云锦囊、特制樟木匣密封保护。待聘顶尖大师修复。
2.册页\/手札: 12套\/函。更为脆弱,虫蛀霉变更甚。原函\/楠木匣封存,禁动。
肆、杂项:(同前)
1.破损空木箱:63口。
2.散落锦盒皮匣:20余件(多朽坏)。
总计(仅计贵金属折现):
白银折合:约陆佰玖拾肆万肆仟肆佰肆拾肆元(6,944,444元)
黄金折合:约贰佰叁拾叁万叁仟叁佰叁拾叁元(2,333,333元)
贵金属总计折合银元:约玖佰贰拾柒万柒仟柒佰柒拾柒元(9,277,777元)
(珠宝玉器、古籍字画价值未计入,其价难以估量!)
附注:
1.清册正副本存档规程不变(正本银行绝密保险柜,副本苏婉贞掌管)。
2.金库及密室门禁已最高规格重锁,启用记录完备。
3.下一步:重中之重为抢救字画!
4.贵金属为银行发钞核心储备,动用需董事会全票及林砚少爷(监护人代)核准。珠宝字画永久秘藏。
苏婉贞(签名并钤印)
民国二年六月十五日
-----------------
苏府正堂,檀香袅袅。
苏鸿儒端坐上首,大舅苏伯钧、二舅苏承业、三舅苏承勇以及林永年分坐两侧,苏婉贞则立于中央,手中那份墨迹未干的《清点册录》如同有千钧之重。
她声音平稳,将金库内的惊人财富,尤其是那最终核定的贵金属总额——白银五百万两折银元约六百九十四万余元,黄金三万两折银元约二百三十三万余元,合计近九百二十八万银元——以及那些价值更难以估量的珠宝字画,条分缕析地陈述完毕。
堂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饶是见惯风浪的苏鸿儒,手指也不由自主地捻紧了佛珠。苏伯钧端着茶碗的手停在半空,忘了啜饮。苏承业眼中精光爆闪,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敲击着,仿佛在计算这笔巨款能撬动多少商机。苏承勇虽对金银无感,但也被那数字惊得挺直了腰板,下意识按了按腰间的枪柄。林永年则深深吸了口气,看向妻子,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随之而来的、沉甸甸的责任感。
“好…好!天佑我苏林两家!”苏鸿儒终于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婉贞,永年,你们做得极好!此乃我两家立足长治、泽被乡梓之无上根基!”
众人闻言,脸上都浮现出激动与憧憬的红光。有了这笔钱,银行根基稳如泰山,工业区可加速扩张,保安队能武装到牙齿,苏林两家的影响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规划使用这笔巨款,成了此刻最甜蜜的烦恼。
就在这时,苏鸿儒的目光,却越过兴奋的众人,落在了安静坐在林永年身边、正摆弄着一枚小小青铜棋子的林砚身上。这孩子从始至终都异常平静,仿佛刚才听到的不是金山银海,而是一串普通的数字。
“砚儿,”苏鸿儒声音温和,带着考校的意味,“这笔钱,外公和你舅舅们听了都心潮澎湃。你小小年纪,见识却非凡。外公想听听,你对这笔‘飞来横财’,有何看法?我们该如何用它?”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林砚身上。大人们脸上还带着未褪的兴奋,都等着听这孩子能说出什么童言稚语。
林砚抬起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没有丝毫波澜。
他声音清脆,吐字清晰,说出的话却像一道平地惊雷,炸得满堂皆惊:“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外公,舅舅,爹,娘,”他顿了顿,小手指了指那份册录,“这些钱,都发出去吧。”
“什…什么?!”二舅苏承业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手里的烟杆“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发…发出去?砚儿,你可知这是多大一笔钱?九百多万银元啊!堆起来能压死人的!”
大舅苏伯钧也皱紧了眉头,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困惑:“砚儿,此话怎讲?取之于民?这分明是盐商私藏的不义之财,如何称得上取之于民?又怎能如此轻易地发出去?这简直是儿戏!”他差点把“胡闹”二字说出口,硬生生忍住了。
三舅苏承勇也瞪大了眼睛,看看林砚,又看看姐姐姐夫,仿佛想确认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林永年更是愕然,下意识地握紧了妻子的手。苏婉贞虽然心中也掀起惊涛骇浪,但她看着儿子那双澄澈得不见一丝杂质的眼睛,却奇异地没有立刻质疑。
满室哗然!刚才还沉浸在财富带来的兴奋中的众人,此刻都被林砚这轻飘飘一句话震得头晕目眩。九百多万银元,发出去?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败家之言!就连苏鸿儒,捻着佛珠的手也停了下来,深邃的目光紧紧锁在林砚脸上,没有斥责,只有探究。
“砚儿,”苏鸿儒的声音异常沉稳,压下了堂内的骚动,“你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取之于民’,外公尚且能解,盐商暴利,最终源于百姓。可这‘发出去’…如何发?发给谁?总不能撒钱入市吧?那非但不是福,反是滔天祸事!”他指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面对满堂质疑与外公的诘问,林砚没有丝毫慌乱。
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钱在库中,是冰冷的石头。发出去,流到工匠手里,流到工人家里,流到兵士兜里,流到蒙童的笔墨纸砚上,才是活的。活水流动,才能滋养一方。”他小小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盐商藏金而死,我苏林两家,要散金而活。”
堂内一片死寂。
刚才的震惊、质疑、不解,此刻都化作了更深的震撼和沉思。二舅苏承业张着嘴,忘了去捡地上的烟杆。大舅苏伯钧眉头紧锁,但眼神中已没有了困惑,而是急速的盘算和考量。三舅苏承勇重重一拍大腿:“妙啊!砚儿!这钱发在刀刃上,养的是咱自己的兵,护的是咱自己的产业和乡亲!比堆在库底强万倍!”
林永年与苏婉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骄傲和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他们明白了儿子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真正含义——不是施舍,是投资,是循环,是根基!
“好一个‘散金而活’!”苏鸿儒猛地站起身,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砚儿此言,乃金石良策!我苏林两家,就依此方略!婉贞,永年,伯钧,承业,承勇!”
“在!”众人肃然起身。
“即日起,修路招工、工业区扩产、保安队增编强武,诸项并举!务必使每一块银元,都化作推动我晋城繁盛、保我乡梓安宁之力!”苏鸿儒目光炯炯,扫视众人,“此事关乎家族百年气运,更关乎一方生民福祉!需精打细算,更要雷厉风行!尔等,可能胜任?”
“谨遵父亲(外公)之命!”众人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使命感。
那笔曾令人窒息的巨额财富,此刻在他们眼中,已不再是冰冷沉重的负担,而是化作了奔腾涌动的希望之泉。
(http://wxgxsw.com/book/jiiig0-1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