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红姑娘?哦,你们说的是钱三哥家的阿红嫂子吧!”阿香问。
王莲花点头:“上次雪雁回来给林姑娘说了阿红的事,林姑娘很是不忍,所以也想帮一下她。”
“阿红嫂子确实可怜,放心,等我学会了肯定第一个教她!”阿香满口答应。
紫鹃道:“等你们的手艺可以出师了,我们便会帮忙将你们的绣品卖给镇上绣坊,到时只收取我们提供的成本费用,其他卖得的银钱就都归你们所有。”
阿香一听更是喜出望外,连声道谢,更加用心学刺绣不提。
半月后,黛玉携了一卷书稿来寻惊蛰。惊蛰接过书稿细细品读,不但辞藻清新隽永,而且通俗易懂,还加了许多诗词点缀,不由赞道:“姑娘大才,有这卷书,不愁大卖了。”
黛玉有些担心:“真的可以么,你可别唬我。”
“我怎么敢唬你呢,你放心,明日我就去县城的书铺。可惜咱们这地还是有点太偏僻了,若是能卖给府城的书铺,那才是一鸣惊人。”惊蛰道。
黛玉抿嘴笑道:“主要还是你的故事说得好,很是新奇别致,引人入胜。”
惊蛰拱手道:“还是姑娘写得好,摛藻绘句,斐然成章。”
黛玉无奈:“咱们还是先别互相恭维了,先把书稿卖出去是正经。”
惊蛰第二日便去了江陵县城,书铺掌柜捧着书稿大赞凤彩鸾章,文笔风流,是哪位大才子的佳作时,惊蛰才想起来,忘了让黛玉起个笔名了,只得现编了一个糊弄过去。
掌柜听后又是连声赞叹:“好一个惊代先生,故事惊心动魄,文笔风华绝代,不愧如是啊!”
惊蛰笑道:“掌柜一看就是懂书之人啊,那这润笔费……”
掌柜道:“这书稿委实不错,我也不与你糊弄,五十两银子如何?”
五十两银子虽不少,可是五五分账后黛玉只得二十五两银子,惊蛰暗想,这哪里配得上林姑娘的文采。于是摇摇头拿回书稿,转身便要离去,口中还说道:“我还以为掌柜能洞察市场,有伯乐之才,没想到啊……”
掌柜忙上前拦住,劝道:“价钱谈不拢可以再商量,小兄弟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要不你说个价?”
惊蛰想了想道:“掌柜的不妨想想这书问世后能为您赚多少钱,我要个一百两您都不亏。”
“一百两!”掌柜惊道,“这也太贵了,我们这还要拓印雕版,纸张、人工都是成本,不如六十两?”
惊蛰道:“掌柜的顾虑我也能理解,那么我就吃点亏吧。”
掌柜喜道:“那六十两成交?”
惊蛰摇头道:“不,还是一百两。”
“这属实太贵了,若到时无人来买,我们可就亏大了!”
“一百两,我再送您一幅美人图。”惊蛰从怀中掏出一卷画轴,展开来看,原来是惊蛰仿照电影里凯特温斯莱特的面容,又改了发色和眸色,画的萝丝玉像。
只见画中的萝丝小姐,月眉星目,唇若丹霞,丰姿端丽。云鬓高挽,青丝如绢,斜插着珊瑚珠排串步摇,两鬓边被海风吹起几缕微卷发丝。着一袭白色抹胸薄纱襦裙,外罩墨蓝色暗纹云锦大袖衫,浅碧莲花纹披肩一端披在肩上,另一端旋绕于手臂间。雪白酥胸上银链子坠着的蓝色宝石更是熠熠生辉。背景是船舱外闪着波光的碧蓝海水,惊蛰用的是水彩晕染,更显得色彩温润,空灵静谧。
掌柜看惯了工笔侍女图,乍一见这五官浓艳立体,身材绰约多姿的美人画像,只觉有一活生生的美人在对自己微笑,一时竟眼睛都看首了。
“这是惊代先生绘制的萝丝小姐玉像,我原是想独家收藏的,但是看在掌柜的面上,我便将这幅画像并书稿打包卖你,收你一百两应该不亏吧?”惊蛰含笑问道。画画是惊蛰上辈子的爱好,课外学了好几年,高考时他想报美术专业,可惜父母死活不同意。
这样一幅明艳大气的美人图往书铺门前一摆,定会引得路人驻足,到时再让人将《沉舟记》的故事这么一传扬,掌柜己能想象到众人纷拥抢购的场景了。
“成交!”掌柜喜道,这位公子不但卖了一卷书稿和一幢美人图,连卖书的方法都教给了他,如何能不值呢。
这边厢惊蛰揣着一百两银子,兴冲冲回到家中,将卖书经过告诉黛玉,又将钱交给她。黛玉惊道:“这么多钱?”紫鹃几人也纷纷诧异,怪道世人都尊崇读书人呢,这读书人确实赚得多啊。
惊蛰笑道:“书铺老板慧眼识珠,你的那本《沉舟记》,能帮书铺赚到十倍百倍的银子呢。”
黛玉却只肯拿西十两,惊蛰不解:“说好五五分的,怎么……”
黛玉道:“这原本就是你的故事,我不过就是将它写出来罢了。况且你还作了幅画,我己经是占了便宜了。”
惊蛰道:“可是我讲得其实很潦草,没有你将它加以润色后再写出来,咱们一分也赚不到……”
“别啰嗦了。”黛玉道,“不过几两银子,何必推来推去。”
惊蛰无奈,只得捧着剩下的银子去了王莲花屋里,将钱交给了她。王莲花道:“既是林姑娘写的书稿,你怎么好要她的银子。便是你想的故事,也分不到这么多钱吧。”
惊蛰道:“林姑娘坚持这么分,我也不好与她争辩,以后咱们多给她买些好吃的好用的就是。”
“这也罢了,咱们家虽穷些,可也不能占林姑娘的便宜。”王莲花犹自念叨,说着又要拿布给黛玉裁衣。
惊蛰也只得随她去了,正好出门去瞧瞧前几日洒了黛玉眼泪水的田地如何了。古代由于没有化肥和农药,兼之灌溉条件限制,产量实在是不高。农户们交了粮税后,将将只够温饱。惊蛰也不是没有想过增加土壤肥力,改良灌溉系统,然而他上辈子也只是个西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学生罢了,田地里的知识还不如土生土长的农民呢。
却说惊蛰来到自家田地旁,水稻刚种下去不久,此时稻叶翠绿,茎秆茁壮,放眼望去似铺了一片绿毯,比之隔壁邻居家的庄稼,确实长得好些。正巧隔壁老农也来看田,见此情景,不由疑道:“李家小子,你们家田地今年长得不错啊。怎么种的,也没见你怎么伺候庄稼啊?”
(http://wxgxsw.com/book/j0cchi-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