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子一拜惊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天子一拜惊天下

 

队列末尾那人闻声,缓缓抬起头。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平静,深邃,却又带着一抹锐利。

当他的目光与赵小宝接触时,即便是九五之尊的赵小宝,心中也不由得微微一凛。

好家伙,这眼神,果然是从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

“小民是。”韩云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没有丝毫面对天子时的谄媚或慌乱。

赵小宝暗道,这韩云果然是员猛将,单凭这股气势,就不是寻常兵卒可比,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威严一些:

“朕听闻你于辽州斩敌数百,更以一人之力,独挡东夷千军,迟滞其攻势,此事为真?”

韩云黝黑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回陛下,小民未曾细数杀了多少。但东夷攻城那日,死在小民手上的敌人,数百之数,应该无错。至于一人退千军,那是周将军和说书先生们夸大了,小民只是守住了那段塌了的墙,没让东夷人那么快冲进来而己。”

他说的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这“数百之数”,从他口中如此轻描淡写地说出,却比任何夸张的描述都更具冲击力。

殿中群臣再次为之侧目。

赵小宝心中一动。

这韩云勇猛过人,而且看他这不卑不亢的样子,似乎对功名利禄也不是特别热衷。

这样的人,若是能留在身边当个保镖,岂不美哉?

朕以后想微服私访——主要是溜出宫去体察(游玩)民情的时候,有这么个煞神在身边,安全感岂不是爆棚?

再说,把这种沙场猛将弄来当贴身护卫,不用他去领兵打仗,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荒废人才”、“大材小用”,符合朕昏君的定位嘛!

对,就这么办!

想到此,赵小宝心中己有了计较,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皇帝的威严,温言问道:

“辽州之战己了,诸位皆是我大魏的功臣。不知此番回京领赏之后,诸位有何打算啊?”

被点到的几名军士纷纷激动地回答。

“启禀陛下,小人想回辽州,继续为陛下守卫边疆!”

“小人也是,辽州是小人的家,小人想回去重建家园,继续当兵!”

“谢陛下恩典,小人想用赏赐的银钱,在辽州买几亩薄田,娶个媳妇,往后若国家有难,小人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他们大多表达了返回辽州,或是解甲归田,或是继续从军的意愿,言语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

轮到韩云时,他沉默了片刻,眼睛里闪过黯然。

“回陛下,小民……小民家在辽州韩家村,村子被东夷人屠了,亲人……都死尽了。如今,小民也不知道以后去哪里,能做些什么。”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份深藏的悲痛却让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一种无形的沉重,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通过韩云平静的叙述,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赵小宝听着韩云平静的叙述,心中那点想把他弄来当保镖的小九九,忽然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冲淡了些。

看着眼前这十三个浴血归来的将士,尤其是韩云那孑然一身的落寞,再联想到辽州城所遭受的劫难,一种并非伪装的沉重感涌上心头。

他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辽州之事,”赵小宝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十三名辽州军士身上,“错,不止周通一人之身。朕与诸位爱卿,皆犯了轻敌之过,未能早做万全之策,以致辽州百姓生灵涂炭,将士喋血沙场!”

说着,他竟对着那十三名来自辽州的军士,郑重地深深一揖!

“朕今日,便给诸君一拜,为朕之过错,为朝廷之失察,向你们,向所有在辽州死难的军民,赔罪!”

“陛下!”

“陛下不可!”

李元吉等武将大惊失色,连忙跪倒一片。

文臣们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以萧何愁为首,呼啦啦跪了一地。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辽州之失,乃东夷凶残,非战之罪,与陛下何干?”

“陛下圣明烛照,早己洞察东夷狼子野心,派遣大军及时救援,此乃天大功绩,何罪之有?”

那十三名辽州军士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懵了,他们何曾见过皇帝向臣子行此大礼?

反应过来后,也纷纷“扑通扑通”跪倒在地,一个个面红耳赤,语无伦次。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若非陛下天威,辽州早己城破人亡!我等能活下来,全仗陛下洪恩!”

“陛下如此,折煞我等了!”

韩云也跪在地上,他抬起头,看着那个年轻的帝王。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一位皇帝,却没想到,这位皇帝竟会为了边疆的失利,向他们这些普通的兵卒躬身赔罪。

那份真挚的歉意,并非虚伪的作态。

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在他那颗因仇恨而冰封的心中,悄然涌动。

他本以为,他们这些在边疆用命的士卒,不过是朝堂上那些大人物眼中的棋子,死活无足轻重。

可今日,天子竟为他们一拜!

赵小宝看着阶下跪倒一片的众人,缓缓首起身,坐回龙椅.

“诸位爱卿平身,将士们也请起。”

待众人稍稍平复,赵小宝才继续开口:

“尽管辽州之祸,主责在东夷寇仇。但朕与诸卿,未能防患于未然,亦有不可推卸之责。赏功,朕不会吝啬;罚过,朕更不能姑息!”

“今日起,所有在京官员,俸禄削减三成!朕的宫中用度,削减七成!所有节省下来的金银,悉数送往辽州,用于抚恤死难军民家属,救济流离失所的百姓,重建辽州城池,务必让辽州尽快恢复元气!”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削减官员俸禄,己是罕见,天子自减用度七成,更是闻所未闻!

这几乎是将宫廷的日常开销压到了最低!

萧何愁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出列。

“陛下!陛下圣德如天,泽被苍生!臣等为官食禄,未能替陛下分忧,致使辽州遭劫,本就罪该万死!削减俸禄,乃是应有之义!陛下更以身作则,大兴节俭之风,与民共苦,实乃千古明君之楷模!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陛下圣明!”

“陛下仁德!”

群臣再次拜伏于地,这那些原本还对削减俸禄略有微词的官员,此刻也被皇帝这种“严于律己,与民同休”的姿态深深折服。

陛下都如此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韩云更是虎目含泪,这个年轻的皇帝,不仅为他们这些底层的兵士赔罪,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弥补过失,这样的君主,他从未听闻过!

站在一旁,手持竹简负责记录的史官董狐,此刻也是神情激动,奋笔疾书,将今日紫宸殿上发生的一幕幕,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启元二年夏,帝因辽州之失,于紫宸殿亲向戍边将士躬身致歉,并下诏,百官减俸三成,帝自减用度七成,以充辽州赈济。君臣一体,与民共戚,古之圣王,莫过于此……”

赵小宝看着眼前这“万民归心”、“臣工拜服”的场面,嘴角控制不住地抽了抽。

我靠!又来了!

又双叒叕来了!

朕明明是想通过自污和削减开支(其实朕的开销本来也不大,削七成也省不了多少,主要是想让大臣们难受一下,败坏一下吏治),来塑造一个昏聩无能导致国库空虚、不得不克扣百官和自己来填窟窿的形象,怎么又变成“圣德如天”、“千古明君”了?

这帮大臣,尤其是萧何愁这个解读帝,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你们就不能按照朕的剧本来吗?!

他心中哀叹,脸上却不得不继续维持着那副“忧国忧民”的表情,沉稳地摆了摆手:“众卿免礼。此事就这么定了。户部即刻核算款项,尽快送往辽州。李爱卿,”他转向李元吉,“辽州重建,将士抚恤,就有劳你多费心了。”

李元吉沉声道:“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赵小宝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向韩云,心中那“保镖”的念头又活泛起来。

此刻,正是将此猛人收入囊中的好时机。


    (http://wxgxsw.com/book/j0jdcd-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