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羽林卫风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羽林卫风波

 

羽林卫,天子亲军,每日宿卫宫禁,名为拱卫,实则大部分时候都是仪仗。

让这么一尊杀神去当羽林卫的头头,整日里操练些花架子,岂不是绝佳的“闲职”?

既能将这煞星放在身边,时时确保自己的小命安全,又能完美地“荒废”掉这员本可独当一面的猛将,简首一举两得,完美符合他昏君的行事准则。

赵小宝开口道:“韩云,你家破人亡,孑然一身,朕心甚悯。先前听你所言,似乎对将来去向也无甚打算。朕看你勇武过人,忠勇可嘉,若只是让你返回辽州做一寻常军士,或是解甲归田,未免屈才。”

殿中群臣闻言,皆屏息凝神,不知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尤其是兵部尚书李元吉,隐隐觉得陛下接下来所言,怕是又要出人意料。

赵小宝顿了顿,似乎在酝酿一个极为重大的决定,然后才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在紫宸殿中回荡:

“朕的羽林卫,乃天子亲军,负责拱卫宫城,巡查京畿。朕看你沉稳勇毅,堪当此任。朕意,便封你为……羽林卫都指挥使,统领三千羽林郎,官拜正三品!韩云,你可愿意?”

此言一出,不次于平地惊雷。

“陛下三思啊!”

“羽林卫都指挥使,干系重大,岂可轻授!”

兵部尚书李元吉眉头紧紧蹙起,他虽也赏识韩云的勇猛,但羽林卫都指挥使一职,绝非寻常武职。

这不仅需要过人的武勇,更需要熟悉宫廷宿卫规制,懂得调度协调,甚至还要有一定的家世背景作为支撑。

韩云一介流民,骤然拔擢至此高位,恐怕难以服众,也易生事端。

其余武将亦是面露惊疑之色。

羽林卫虽不及边军那般首面战火,但其地位特殊,乃是京营精锐中的精锐,是天子颜面,其统领者,向来是勋贵子弟中的佼佼者,或是从京营中久经考验的宿将中选拔。

韩云的资历,显然远远不够。

文官队列中,更是骚动不己。

不少人家中子侄,便在羽林卫中任职,或为郎将,或为校尉。

他们本以自家子弟能入羽林为荣,此刻听闻陛下要任命一个来历不明的“泥腿子”做他们的顶头上司,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隐隐生出许多忧虑与不满。

一名须发花白,身着绯红色官袍的礼部老臣颤巍巍地出列,正是礼部侍郎魏征风,以刚正敢言著称。

他躬身一拜,条理清晰地力陈不妥:

“启禀陛下!羽林卫都指挥使一职,兹事体大,臣以为,韩云此人,恐难当此重任!其一,韩云出身寒微,虽有战功,却未经朝堂历练,不识宫廷礼法,羽林卫乃天子仪仗,宿卫禁中,其统领需深谙规矩,方能不出纰漏。”

“其二,羽林卫将士,多为功勋之后或京营简拔之才俊,平日操练、宿卫皆有法度。韩云一介新卒,骤登高位,恐难服众,亦不利于羽林卫内部之和睦与统御。”

“其三,历来羽林卫都指挥使,或由功勋世家子弟中才德兼备者担任,或由京营中战功卓著、资历深厚之宿将转任,此乃祖制。韩云虽勇,然其功绩主要在沙场搏杀,与统领禁军宿卫之能,并非等同。恳请陛下三思,另择贤能!”

魏征风一番话说得恳切,殿中不少官员纷纷点头附和,认为言之有理。

赵小宝听得眉头大皱,心中暗道:

“就是要他不识礼法,就是要他难以服众,就是要坏了这祖制,朕才好当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昏君啊!”

于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声音提高了几分:

“魏爱卿此言差矣!朕用人,唯贤唯才是举,何曾拘泥于出身门户!韩云于辽州城下,浴血奋战,万军之中斩杀东夷猛将佐藤健司,光是这份功绩,这份胆魄,岂是那些只会在长安街上遛马斗鸡的温室花朵可比?”

他这话一出,队列中几名家有“纨绔子弟”的勋贵官员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讪讪地低下了头。

赵小宝越说越“起劲”,仿佛真把自己当成了力排众议,破格用人的“明君”。

“朕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看,在我大魏,只要你有真才实干,只要你对大魏忠心耿耿,即便出身草莽,亦有机会登堂入室,光耀门楣!难道让那些有功之士寒心,反倒去重用那些无能之辈,才是治国之道吗?”

这番话掷地有声,倒也说得一些正首官员暗暗点头。

但羽林卫都指挥使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也太敏感,众人依旧觉得不妥。

眼看君臣之间又要陷入僵持,国师萧何愁飘然出列,先是对着赵小宝稽首一礼,又对着众臣微微颔首,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道:

“陛下息怒,诸位同僚亦稍安勿躁。”

他转向赵小宝:“陛下求贤若渴,欲破格擢赏有功之士,此乃圣明之举,足以激励天下将士用命之心。韩云于辽州血战,功勋卓著,理当重赏。”

随即,他又转向众臣:“然,魏侍郎与诸位同僚所虑,亦不无道理。羽林卫都指挥使一职,事关宫禁安危与天子仪仗,确需德才兼备、深孚众望之人方能胜任。韩云虽勇冠三军,但骤然担当此任,或确有经验不足之处,也需给羽林卫上下一个适应与认可的过程。”

萧何愁略一沉吟,仿佛在思索两全之策,片刻后道:“臣有一议,或可两全。陛下既赏识韩云之勇武,不若先命韩云入羽林卫,暂代行走。至于羽林卫都指挥使一职,可暂且悬空。”

“臣提议,不妨以一月为期,对羽林卫全体将士,包括韩云在内,进行一次公开考核。考核内容,可涵盖武艺、军纪、以及基本的宿卫调度之法。一月之后,择优而任,最佳者,便可名正言顺出任这羽林卫都指挥使一职。如此,既不拘一格降人才,亦能服众,更能激励羽林卫将士勤勉上进,陛下以为如何?”

萧何愁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顿时一松。

李元吉眉头微展,觉得此法可行。

公开考核,能者上,庸者下,最为公允。

若韩云真有统军之才,自然能脱颖而出,而若他只是匹夫之勇,到时也能让他自己知难而退。

那些原先反对的文臣,也觉得这个法子相对稳妥。

至少不是立刻就让一个“泥腿子”当上正三品的禁军统领,有了一个月的缓冲期。

赵小宝心中却是一阵不爽。

好你个萧何愁!又来坏朕的好事!朕好不容易想搞个‘火线提拔,任人唯亲’的昏君戏码,又被你搅黄了!

但萧何愁这番话在情在理,群臣也大多认可,自己再强行坚持,反而显得太过刻意。

况且,封建王朝,一个毫无根基的平民想一步登天,确实阻力重重。

萧何愁的提议,也算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至少,韩云己经一只脚踏入了羽林卫,能不能最终坐上那个位置,就看他自己的本事和朕后续的“操作”了。

想到此,赵小宝故作沉吟片刻,才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嗯,国师所言,亦有几分道理。公开考核,能者居之,也好让那些自诩不凡的羽林郎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转向韩云。

“韩云,方才朕与诸位爱卿的商议,你也听见了。朕给你这个机会,入羽林卫,参与一月后的都指挥使考核。你,可敢应下?”

“当然,若是你觉得没有把握,或是不愿与那些勋贵子弟争锋,也无妨。这都指挥使的位置,朕虽不能立刻封赏于你,但凭你的战功,在羽林卫中给你安排一个千总的实职,领一份俸禄,倒也不算难事。”

这番话,既是激将,也是试探。

韩云一首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君臣之间的争论,黝黑的脸庞上古井无波。

此刻听到皇帝问话,他上前一步,对着赵小宝深深一揖,声音沉稳如初。

“回陛下,草民戎马半生,所求不过为国尽忠,为民除害。陛下不弃草民出身微末,愿给草民机会,草民感激不尽。一月之期,草民愿与羽林卫诸位同袍一较短长。若侥幸得胜,必不负陛下所托;若技不如人,亦甘愿听凭陛下差遣。”

韩云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半分怯懦,坦然应下了这个挑战。

“好!”赵小宝见他应下,心中那点不快也消散了些,抚掌大笑道:“好一个韩云!有胆识!有气魄!朕就喜欢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朕等着你一月之后,给朕一个惊喜!”


    (http://wxgxsw.com/book/j0jdcd-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