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直面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直面风暴

 

盘江市中心,一家普通商务酒店的会议室被临时租用。空间不大,陈设简单,与“盘江真相与援助基金”一贯的朴素风格相符。然而,此刻这里却汇聚了盘江市乃至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的目光。长枪短炮对准了前方,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期待感。

周正平坐在临时布置的发言席后,面前是几张关键材料的放大照片和投影屏幕。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熨烫过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花白的鬓角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沉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陈蔚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神情专注,随时准备提供技术支持。

台下,记者们交头接耳。有人带着探究,有人带着怀疑,也有人纯粹是追逐热点。郑毅没有亲自到场,但他的几名亲信手下混在人群中,眼神冰冷,记录着一切。赵庆阳的人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目光更像是在评估一场商业对手的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大家拨冗前来。”

周正平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不高亢,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压下了嘈杂。

“今天,‘盘江真相与援助基金’就我们目前受理并初步调查的陈康申诉案——即2008年水金港灭门惨案——召开本次说明会,旨在向公众披露我们发现的重大疑点和新线索,呼吁相关部门重启对此案的调查。”

他没有任何寒暄,首接切入主题,语气凝重:

“陈康,水金港码头工人,因该案被判死缓,己在狱中服刑十五年。其女陈婉,作为案发现场唯一幸存者,成年后创伤记忆逐渐复苏,其描述的案发经过与当年判决认定的事实存在根本性矛盾。基于此,基金介入调查。经过数月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以下关键疑点和新线索:”

周正平示意陈蔚操作投影。屏幕上首先显示出的是当年案卷中岳母头部的伤痕特写照片,旁边是吴老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制作的虚拟伤痕模型和分析图。

“疑点一:致命伤痕的二次打击之谜。”

周正平指着分析图上不同颜色标记的打击区域,“经国内权威法医专家、本基金特聘顾问吴老先生,运用先进三维扫描及生物力学分析技术对被害人,陈婉姥姥颅骨伤痕进行复核,确认其头部至少遭受两次不同角度、不同力道的重击!第二次打击特征与现场遗留的带陈康指纹的铁扳手吻合,但第一次打击的凶器不明,且其打击力度和角度足以独立造成致命或濒死伤害!这首接推翻了原审关于‘陈康一人连续行凶’的核心推断!存在至少一名其他加害者的高度可能!”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快门声。记者们纷纷记录。

紧接着,投影切换,是陈婉手绘的兔子玩偶草图,

以及她关于玩偶被凶手捡走的回忆记录文字。

“疑点二:关键物证‘兔子玩偶’的离奇缺失。”

周正平声音提高,“申诉人陈婉清晰回忆,案发时她躲在床底,亲眼目睹凶手,捡走了她当时紧抱的兔子玩偶!然而,在当年警方详尽的现场勘查笔录和物证清单中,对此玩偶只字未提!是重大疏漏,还是被人为隐匿?这个玩偶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郑毅的手下,对方脸色难看。

“疑点三:现场血迹分布的逻辑矛盾。”

屏幕上出现当年警方绘制的现场血迹分布图,“原审认定陈康醉酒后行凶。但请注意此处喷溅状血迹的起点位置与陈康自述醉酒倒地的位置存在明显矛盾!血迹轨迹无法支持其醉酒状态下完成行凶的路径!”

物证疑点阐述完毕,周正平抛出新线索:

“新线索一:雪夜魅影——可疑的无牌面包车。” 屏幕上出现一张极其模糊、放大的道路监控截图,隐约可见一辆老式面包车的轮廓,时间戳显示为案发当晚。

“通过艰难检索当年水金港区周边极其有限的交通监控存档,我们锁定案发时间段,一辆特征明显的无牌旧面包车曾驶向案发地临港路方向,并在不久后快速驶离!经查,该车型特征与当年赵庆阳关联运输公司名下的一辆己报废车辆高度吻合!”

提到“赵庆阳”,台下明显骚动起来。赵庆阳的人脸色骤变。

“新线索二:追债打手‘马强’的死亡疑云。”

屏幕上出现一张模糊不清、略显凶悍的男子照片。

“根据调查走访,案发前赵庆阳公司负责向陈康追讨高利贷的主要打手名为马强,外号‘黑皮’,此人作风凶悍,习惯使用扳手类工具,且案发后不久即离奇遭遇‘车祸’身亡,肇事者至今未归案!其死亡时间点之巧合,不得不让人生疑!”

最后,周正平展示了吴老签名的专家意见书摘要:

“综上疑点与新线索,结合吴老先生的专业意见,我们‘盘江真相与援助基金’有充分理由认为:2008年水金港灭门惨案的事实认定存在重大错误!陈康很可能并非真凶,而是这起血案与背后复杂纠葛的替罪羊!真凶及可能的幕后指使者仍逍遥法外!”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对着镜头,也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发出沉重而清晰的呼吁:

“因此,我们在此郑重呼吁盘江市、乃至省级司法机关:立即重启对‘水金港灭门惨案’的调查!重新审视所有物证、人证!彻查可疑车辆来源及马强死亡真相!追寻那只消失的兔子玩偶!还受害者以真相!还陈康以清白!还司法以公正!”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被记者们争先恐后的提问声淹没:

“周理事长,您指控赵庆阳先生关联此案,是否有首接证据?”

“郑毅副支队长当年主持侦破此案,您是否认为他存在渎职?”

“吴老先生的鉴定结论是否具有排他性?其他专家是否认可?”

“基金此举是否为了博取关注和捐款?”

周正平没有回避,他选择性地回答了部分问题,重申基于现有疑点和线索要求重启调查的必要性,强调基金立场中立,一切以事实和法律为准绳。对于涉及赵庆阳和郑毅的首接指控,他措辞谨慎:

“我们提供的是调查发现的线索和疑点,指向某些关联方。具体责任认定,应由重启后的权威调查来确认。”


    (http://wxgxsw.com/book/jceaaj-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