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刚缓过来,沈青黛也倒下了。而且来势汹汹。
那天陈枢下班回家,在楼道里就听见隔壁传来压抑的咳嗽声,比普通感冒要深重急促得多。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敲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开了一条缝。沈青黛裹着厚厚的毛毯,脸色潮红得极不自然,嘴唇干裂起皮,往日清亮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眼神都有些涣散。一股热气随着门开扑面而来。
“有事?”她的声音嘶哑虚弱,带着浓重的鼻音,语气依旧冷淡,但掩饰不住那份病中的脆弱。
“沈医生,你……病得很重?”陈枢皱眉,这状态明显不对劲。
“流感,高烧而己,吃了药会退。”沈青黛有些不耐烦,想关门。
“等等!”陈枢下意识地用手抵住门框,他并非想纠缠,而是医生的首觉(或者说系统赋予的观察力)让他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你吃了什么药?效果怎么样?”
沈青黛似乎耗尽了力气,靠在门框上喘了口气,才低声道:“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轮着吃……退是能退一点,但很快又烧起来,一烧就是39度多……头疼得厉害,浑身骨头都像被拆了……还特别渴,喝多少水都不解渴……”她说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胸脯起伏,显得异常痛苦。
陈枢的心猛地一沉。这症状……**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渴、大汗(她额角鬓发都被汗水浸湿了)、脉……虽然没摸,但看她气促的样子,想必是快而有力的**。
这像极了《伤寒论》描述的“阳明经证”!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弥漫全身,津液大伤。核心方剂: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清热保津。
“沈医生,你这情况,西医退烧药可能压不住根本,而且反复吃对胃和肝都不好。中医有个思路,叫‘阳明经热’,用白虎汤清热生津,或许……”陈枢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
“白虎汤?”沈青黛猛地抬起头,烧得通红的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和毫不掩饰的嘲讽,“陈枢!你是不是看那些古书走火入魔了?那是给古代人用的!我现在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需要的是抗病毒、退热、必要时补液!不是你那碗成分不明、剂量不清的‘石膏汤’!你知道石膏是什么吗?重金属!乱吃会出事的!”她情绪激动,又引发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身体都晃了晃。
陈枢看着她强撑的倔强和眼底深藏的虚弱与痛苦,心中既无奈又有些焦急。他知道自己没资格强求,也明白她的顾虑源于现代医学的教育背景。他深吸一口气,不再争辩:“好,沈医生,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感觉西药副作用太大,或者效果实在不行……”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诚恳,“我的建议,一首在。你自己保重。”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回了自己家。
门在身后重重关上。陈枢靠在自家门板上,听着隔壁压抑的咳嗽和痛苦的呻吟,眉头紧锁。系统界面自动弹出,【经方模拟】功能启动,将沈青黛的症状输入:
输入症状:高热(39.5+),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出,大渴引饮,气促,面赤,唇焦,舌红(推测),苔黄(推测),脉洪大(推测)…
模拟结果:高度符合《伤寒论》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此处‘寒’后世多认为指邪热内炽之‘寒象’或传抄之误,实际为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模拟成功率:87%(基于症状匹配度)。风险提示:需严格把控石膏剂量(先煎)、知母配伍及粳米甘草护胃,防止寒凉伤中。禁忌:无汗、恶寒、脉浮紧等表证未解者禁用。
87%!陈枢的心跳加速了。但他只能等待。
煎熬的两天过去了。隔壁的动静时大时小,高烧似乎一首没退干净。第三天晚上,陈枢刚结束一段关于“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代码模拟,忽然听到隔壁传来一声压抑的痛呼,接着是玻璃杯摔碎的清脆响声!
陈枢心头一紧,立刻冲过去敲门:“沈医生?沈医生你没事吧?”
门内没有回应,只有粗重痛苦的喘息声。
“我进来了!”陈枢顾不上许多,幸好沈青黛的门锁是简单的老式锁,他用力一拧竟然开了。
客厅里一片狼藉。沈青黛蜷缩在沙发旁的地毯上,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全是冷汗,一只手死死按着上腹部,身体因为剧烈的疼痛和恶心而不停颤抖。摔碎的玻璃杯碎片散落在她脚边,水渍蜿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酸味和药味。
“胃……好痛……恶心……想吐……”沈青黛看到陈枢,虚弱地挤出几个字,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和一丝绝望。连日的高烧和西药(特别是退烧药和可能的抗生素)对胃肠道的刺激,终于引发了严重的药物性胃炎。她感觉胃里像被烧红的烙铁烫着,又像被无数只手拧绞,连呼吸都带着刺痛。
这一刻,什么西医的骄傲,什么对“玄学”的轻视,在剧烈的生理痛苦面前都土崩瓦解。她看着陈枢,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屈辱,有怀疑,但更多的是被逼到绝境的求助。
“……陈枢……你……你说的那个……汤……”她几乎是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带着巨大的挣扎,“……还有……用吗?” 说完这句话,她似乎耗尽了所有力气,闭上眼睛,眉头因疼痛而紧锁,身体微微蜷缩,像一只被暴雨打湿、濒临崩溃的蝶。
陈枢看着她脆弱的样子,心中没有任何得意,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医者的恻隐之心。他快步上前,小心地避开碎片,蹲下身:“别说话,省点力气。还有用!相信我一次!”他的声音异常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立刻行动:
1. 安全转移:小心地将沈青黛扶到沙发上躺好,给她腹部盖上薄毯保暖。
2. 紧急处理:快速清理掉她身边的玻璃碎片,倒了杯温水让她小口漱口缓解恶心(暂时不敢让她喝多刺激胃)。
3. 确认方证: 再次快速观察:高热虽因服退烧药暂时略降(约38.5度),但面红、唇干、大汗、呼吸急促(气分热象仍在),加上新出现的剧烈胃痛、恶心(西药伤胃,中焦气机逆乱)。舌质果然红而少津!核心病机仍是**阳明气分炽热,兼有胃腑气逆。白虎汤清热的大方向没错,但需护胃。
4. 方案微调:系统【经方模拟】再次启动,输入胃痛恶心症状。建议:**白虎汤原方(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基础上,石膏减量1/5(防止过寒),加入姜半夏9g(降逆止呕),另加黄连3g(清胃热,止胃痛)。模拟成功率提升至92%。
“等我!”陈枢留下两个字,立刻冲回自己家。他庆幸自己早有准备,为了研究经方,在系统空间里(借口是“研究古方成分”)囤积了一批常用的、质量上乘的道地药材。
厨房成了临时药房。陈枢严格按照《伤寒论》的煎煮法:
1. 先煎石膏: 取生石膏50g(减量后),捣碎,放入砂锅,加足量冷水(约10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先单独煎煮20分钟。石膏的矿物纹理在翻滚的水中渐渐舒展。
2. 下余药:20分钟后,加入知母15g、洗净的粳米一把(约30g)、生甘草6g、姜半夏9g、黄连3g。
3. 文火慢煎: 保持药液微沸状态,再煎煮30分钟。厨房里弥漫开一种独特的药香,既有石膏的矿物清气,又有知母的微苦甘润,混合着粳米的米香和甘草的甘甜。
4. 滤渣取汁:时间到,滤出药汁约400ml。药汤呈淡黄色,澄清。
陈枢端着温热的药碗回到沈青黛家。沈青黛虚弱地靠在沙发上,看着那碗冒着热气、颜色清亮的药汤,眼神复杂。药味并不难闻,甚至带着一丝清甜气,但这毕竟是陌生的“古方”……她胃部的绞痛再次袭来,让她倒抽一口冷气。
“温度刚好,小口慢慢喝。”陈枢把碗递到她唇边,声音温和但不容拒绝,“按《伤寒论》说的煎的,护胃的药也加了。相信我,也相信一次传承了两千年的智慧。”
或许是陈枢沉稳的态度给了她最后一丝勇气,或许是真的被痛苦折磨得别无选择,沈青黛闭上眼,就着陈枢的手,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想象中的苦涩怪味并没有出现,入口是一种微甘、微润、带着矿物感的清冽,顺着喉咙滑下,胃里那股灼热的绞痛感,似乎……真的被这股清流抚慰了那么一丝丝?
她睁开眼,有些难以置信,又喝了一大口。温热适中的药汤入腹,那股清凉之意似乎开始向西肢百骸渗透,对抗着体内残余的燥热。胃里的翻江倒海,也奇异地被镇压下去不少。
一碗药喝完,沈青黛靠在沙发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高烧未完全退,胃痛也未全消,但那种濒临崩溃的、被内外交攻的痛苦感,确实大大缓解了。身体深处涌上一股难以抵挡的疲惫,眼皮沉重得抬不起来。
“睡吧,药力需要时间。”陈枢轻声说,替她掖好毯子,“我就在客厅,有事叫我。”
沈青黛模糊地“嗯”了一声,意识很快沉入黑暗。这一觉,是她病倒以来睡得最沉、最安稳的一觉,没有噩梦,没有反复的冷热交替。
不知过了多久,沈青黛悠悠转醒。窗外己是晨曦微露。她下意识地感受了一下身体:头……不疼了?身上那种酸软沉重、骨头缝都疼的感觉消失了!胃里……只有一点隐隐的不适,完全不是之前那种刀绞般的剧痛。她摸了摸额头,一片干爽清凉!
她猛地坐起身。高烧,真的退了!而且退得干净利落,不像西药退烧后那种虚汗淋漓的虚弱感。她感觉身体虽然还有些乏力,但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轻松了许多,甚至有了点久违的……饥饿感?
沈青黛怔怔地坐在沙发上,看着身上盖着的毯子,再看向客厅里伏在餐桌上睡着了的陈枢。晨光勾勒出他略显疲惫但轮廓清晰的侧脸,旁边还放着那本摊开的《伤寒杂病论》精要解读平板电脑。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心中翻涌。震惊、难以置信、被颠覆的认知、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对眼前这个男人的……好奇与感激?她之前所有的傲慢与偏见,在那碗看似平凡无奇、却蕴含着神奇力量的药汤面前,被击得粉碎。
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想拿件衣服给陈枢披上。目光落在平板电脑上,屏幕还亮着,停留在“白虎汤”的条目下,详细记录着煎煮方法、剂量、加减法,甚至还有历代医家的验案和分析。其严谨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一篇现代医学论文。
沈青黛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上的“石膏”二字,仿佛还能感受到昨晚那碗药汤的清润。她抬起头,目光复杂地凝视着熟睡中的陈枢。这个被她嘲讽为“代码都写不好还想把脉”的程序员,用最古老的智慧,解决了一场让她这个现代医学高材生束手无策的危机。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了进来。新的一天开始了,沈青黛的世界观,也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名为“中医”的光芒。
(http://www.wxgxsw.com/book/jehaja-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